鑄造是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,鑄模的材料多種多樣,列如沙、金屬甚至陶瓷等。鑄造有很多種類型,根據不同的要求,鑄造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。下面主要向大家介紹一下鑄造按造型及成型工藝的分類,以及鑄造工藝的知識,具體如下:
一、按造型方法分
1.普通砂型鑄造,又稱砂鑄,翻砂,包括濕砂型、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。
2.特種鑄造,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(如熔模鑄造、泥型鑄造、殼型鑄造、負壓鑄造、實型鑄造、陶瓷型鑄造,消失模鑄造等)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(如金屬型鑄造、壓力鑄造、連續鑄造、低壓鑄造、離心鑄造等)兩類。
3、砂型鑄造的方法又可分為:濕型砂機器造型方法、自硬樹脂砂造型制芯、水玻璃砂造型制芯、干型和表干型、實型鑄造、負壓造型、手工造型。
4、砂芯的制造方法是根據砂芯尺寸、形狀、生產批量及具體生產條件進行選擇的。在生產中,從總體上可分為手工制芯和機器制芯。
5、砂模鑄造法: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,依不同成份的砂可再細分為濕砂模鑄造法、表面乾砂模鑄造法等等,但并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。好處是成本較低,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;缺點是鑄模制作耗時,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,須破壞后才能取得成品。
6、金屬模鑄造法:利用熔點較原料高的金屬制作鑄模。其中細分為重力鑄造法、低壓鑄造法和高壓鑄造法。受制于鑄模的熔點,可被鑄造的金屬也有所限制。
7、脫蠟鑄造法:這方法可以為外膜鑄造法和固體鑄造法。
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,然后浸入含陶瓷的池中并待乾,使以蠟制的復制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,一直重復步驟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鑄造過程,然后熔解模中的蠟,并抽離鑄模。其后鑄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溫,增強硬度后方可用以鑄造。
此方法具有良好的準確性,更可用作高熔點金屬(如鈦)的鑄造。但由于陶瓷價格頗高,而且制作需要多次加熱和復雜,故成本頗為昂貴。
二、按成型工藝分
1.重力澆鑄:砂鑄,硬模鑄造。依靠重力將熔融金屬液澆入型腔。
2.壓力鑄造:低壓澆鑄,高壓鑄造。依靠額外增加的壓力將熔融金屬液瞬間壓入鑄造型腔。
三、鑄造工藝通常包括:
1.鑄型(使液態金屬成為固態鑄件的容器)準備,鑄型按所用材料可分為砂型、金屬型、陶瓷型、泥型、石墨型等,按使用次數可分為一次性型、半型和型,鑄型準備的優劣是影響鑄件質量的主要因素;
2.鑄造金屬的熔化與澆注,鑄造金屬(鑄造合金)主要有各類鑄鐵、鑄鋼和鑄造有色金屬及合金;
3.鑄件處理和檢驗,鑄件處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鑄件表面異物、切除澆冒口、鏟磨毛刺和披縫等凸出物以及熱處理、整形、防銹處理和粗加工等。(圖/文http://www.www.mitsuwa.com.cn/) |